查看原文
其他

潮汕文化 | 谢若秋:不辞辛劳走乡间——潮汕女祠后记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谅解!




潮汕文化 | 谢若秋:不辞辛劳走乡间

——《潮汕女祠文化》跋




 

当潮汕女祠课题书稿完成之际,回想起田野调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美好、甘醇的人情味,点点滴滴的片段汇聚起来,对于生长于农村却已久居城镇,长期逗留徜徉于紧张与压力、于世故与人情过于朴拙的笔者,无疑是一股清风和一股甘露,涤荡了已有点疲惫的心灵,滋养着孤独的灵魂,这是女祠调研过程中得到的意外又美好的收获。

女祠研究是从2014年初开始,那时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还没有现在这么精准方便,课题调研时我们驾车外出干活也只能找到目的地的大概位置,常常要在路上停下来一次次地探问。记得2017年夏天调查揭东玉湖镇祖姑祠贞义姑寝室时,我们还是请了一名三轮车工友在汽车前面带路,才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后来,随着高德地图、手机定位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我们到实地调研也就能够在手机上查到目的地附近,通过导航直接带路前往,这样就方便得多了。女祠一般都是建在乡村的老寨中,每次进入乡道,我们都会领略到城镇没有的风景,乡道蜿蜒,绿树繁荫,花果飘香,田田绿绿,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精神舒爽。虽然常常想驻足好好享受一下乡村这类美景,但因不知道接下来的调查是否顺利、能否准确找到知情人、获得有用资料不枉费行程而心里有点担心而无心欣赏风景,只希望尽快到达调查地点开始调研。每一次调研,我们经常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一般都是上午出发,开车到达目的地时时间基本都已接近正午。每次,我们都是下了车就直接朝着村里的旧寨寻去,因为祠堂一般都是建在旧寨,女祠也如此,因数量极少而更难寻找。我们课题所调研的女祠,有的是修缮过的,有的是文革期间被占用过的,有的是被占用后无人管理已破落不堪的。每次调研时到了想寻找对象所在的村里,我们都会选择一些上了年纪的男性老人来问路,也真的很巧,好几次次我们询问的对象也都恰好就是我们要调研的祠堂的所在的族众。到普宁流沙和美邻冯氏祖祠调查时,在祠堂附近有一位正在自家门口干农活的大叔,大叔约莫70多岁,我们向他说明来意之后,他一听是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要来调查祠堂,就放下手中的“工课”(工作),顶着炎炎烈日,非常热情地四处去找保管祠堂钥匙的族人,然后带我们同行,一路上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知道的族史一五一十详细认真地介绍给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乡下老人那种敦朴和热情真是让人如沐春风、宾至如归。

在调研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常常让我们收获到感动和温馨。每次出门,有时虽然未能找到调查对象——女祠,但在精神上却没有空手而归,有时却是“双丰收”,满载面归。2015年4月某一天,笔者与楼下邻居、老中医杨诗德先生在闲聊中,听到老医师说揭西凤江镇凤湖村有一座婆祠叫“清德祖祠”,是他父亲杨益清当堪舆师(俗称地师)为当地杨氏营建的。偶然所获,喜出望外,遂有凤湖之行。在揭西凤江凤湖村婆祠清德祖祠的调研中,与笔者原来所在工作单位揭阳师范学校97级(2)班揭西籍个别学生相聚,则表现出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如喜生、锦龙、晓琴等,他们家住揭西,但都不是凤江镇的,听说笔者要去揭西凤湖村时,他们却都当起完全的东道主来。这几位老学生现在也都是约40岁的学校行政或骨干教师,平时工作都很忙的,有的周末还经常加班,闻知此事,都非常高兴,积极预先帮助联系寻找相关祠堂的族老,忙前忙后,什么都主动去做,整个过程常常听到这些老学生说:“老师,让我来!让我来!”虽然他们是已毕业多年的“年轻老教师”,但在笔者这个老师面前,依然象当年在师范学校时一样,亲切如故,让人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揭阳师范的学习和生活情景,温暖而亲切!凤湖村清德祖祠是一座照壁有特色的婆祠,在他们几位的帮助下,笔者还“加班加量”调查了这座女祠祠主丈夫杨昌舜的专祠——舜祖公祠及与其相关的伯公宫(有匾额“梦兰叶吉”,与清德祖祠祠主有关)等地方人文,这次调查可谓满载而归。

2017年7月某日,我们来到云路镇中夏(坎下)村考察婆祠——林氏家祠,真巧!依然是笔者原来的揭阳师范97(2)班的学生作向导打先锋。这次帮忙的是婆祠所在村落的林武旭和林炜申。这两个老学生一个现在是小学校长、一个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平时很忙,一听到老班主要去他们家乡“看”祠堂,马上就来“拼团”,挤出时间当“导游”,带我们进村“观光”。到达调研目的地后,他们两个不顾烈日,借来梯子,武旭还撸起衣袖取水用布将本来被厚厚尘土封得严严实实的祠匾“林氏家祠”四字擦得干净清亮,让我们可以清晰地拍照。笔者一上梯子取角度拍照,他俩就赶紧贴心地过来按稳梯子(见书末附件图片),在两位热心学生的协助下,我们也顺利地完成这座居祀型婆祠的采访活动。后来,他们两个还自觉帮忙补充了这座婆祠的堂号和祠主的名字等信息,真感谢这两位“导游”的热心帮助!

女祠调研过程,发现有的祠堂年久破烂不堪,平时无人问津,默默无闻,而我们的到来,却引起了“闹热”和关注。如登岗镇西淇村的婆祠“坤芳鼎峙”。这座祠堂非常有特点——不以“祠”题额,而是间接表达婆祠信息并赞颂母德,极为少见!但因为它现在的裔孙并非“有力之家”,因经济原因,尚未重修,我们到达实地时看到的是一座陈旧残破的建筑,“双背剑”已失去其一(左巷厝已倒塌),其他墙体也残破不堪,只有祠匾有得一观,其他如祠堂的堂号等均已失考。于是,调查这座祠堂时,尽量访谈该村族老,获取一些口耳相传的“族史”资料。其中一位与笔者有亲戚关系却不是这座婆祠的裔孙。当这位亲戚族老听说需要对祠匾进行清理时,二话没说,很快就借来梯子,还“反客为主”,登上爬下,用铁丝、刷子、抺布加水擦拭,直到把祠匾清理得干干净净露出了非常漂亮的 “坤芳鼎峙”四个大字时才愿意停下来休息一下。与此同时,一位笔者所在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已毕业的女学生,闻知笔者正在调查这座婆祠也放下手中的“工课”赶来帮忙,在烈日下提水、换拧抹布,满头大汗却没有一丝松懈之意。那天在“看”婆祠时是高温的夏天中午11点多,刚下完雨又露出了太阳,天气闷热,祠堂破旧,地面泥泞,周围空气又闷湿难闻。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感觉的确很不舒服,笔者都有点要放弃“重游”的念头,但看到当地族老和亲戚们如此令人感动的举措而深受鼓励。于是一鼓作气,中午十二点多时终于完成了这座婆祠的清理、拍照和访谈等相关工作。这次调研虽然很艰辛,却亲历了一幕幕令人温馨的场景,让我们收获了不少喜悦和感动。

在这几年的女祠课题调研中,笔者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戅囝”(傻子),如痴如迷,游走于潮汕三市的广大乡镇村落中,人虽“戅傻”却收获不少调查对象和地方历史人文,更收获调研工作“增值”的东西——美好的乡土人情,让笔者对地方文化研究更加充满信心。

当然,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得到不少相关部门、热心人士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如笔者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课题从选题、立项申请到调研等环节,揭阳市社科联是全程的勉力前行的点赞者、推荐者,地方学界同行学长、朋友的帮助等,都是女祠调研工作的有力助推者。这个课题在传统祠堂文化与俗语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上,笔者还要特别感谢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甘于恩教授的指点和启发!笔者在2005—2008年就读暨南大学“广东省高校教师硕士班”(在职研究生)时与甘老师“结缘”相识,随后在汉语方言科研上常常得到甘老师的帮助和提携。2014年上半年,笔者在帮忙完成甘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研究》(项目号13AYY001)“汕尾点”方言录音基础工作过程中,甘老师多次前来“方言点”指导,获悉笔者在开展潮汕女祠的研究之后,提出了可以结合方言文化进行研究的尝试,这一方面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本书第三四章相关内容)也成为本书内容的亮点之一。知名文史学者、书画家胡天民先生得知笔者在进行潮汕女祠调研,不仅关注课题调研的进展和交流相关文史,当女祠书稿完成之际,还特意给予特别的支持——题写隶书书名“潮汕女祠文化”。

潮汕地区有“老实终久在”“戅人有戅福”等俗语,笔者认为,在这个有些浮躁的时代,从事地方文化研究确实与“熙攘”之属格格不入,是一项“务虚”吃亏的“戅人”之事,而痴迷此务者必为“老实人”无疑。笔者这几年来无怨无悔游走于潮汕三市乡镇之中,有类苦行僧,一步步走过,留下了很多“务虚”的足迹。然而,本着立足本地文史而不舍近求远、脚踏实地而勉力前行的理念,持之以恒,这样长期游走,“戅人”必定有“戆福”,收获的何止是工作上的预期目标呢?

五年多来,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恕不能在此一一介绍,在此,对于关心和支持地方文化研究工作的所有人士,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

 

谢若秋

2021年8月



(《潮汕女祠文化》,谢若秋、黄玮著,甘于恩序,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一版)



往期回顾:

潮汕文化 | 张晓山:《新潮汕字典》前言

学人 | 甘于恩:《潮汕女祠文化》序

方言俗语漫谈 | 谢若秋:潮汕女祠文化词语

潮汕文化(音频)|翁佳鹏:探寻灯笼店(汕头潮南话)


文字:谢若秋

排版:王宇坤审读:甘于恩责任编辑:罗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支持我们的事业,谢谢大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